米乐游戏

震安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作者:米乐游戏    来源:米乐游戏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4-07-23 02:49:09

米乐游戏官网首页

  地震是人类没办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受伤或死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师始终没停止过对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术成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课题之一。

  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建筑减隔震技术的研究,并在美、日、法、新、意等20多个国家修建了数百座减隔震建筑物。其中,日本是技术发展最快、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国家。2011年3月11日9.0级日本大地震中,大量减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不仅建筑本身完好,并且室内仪器设施均没有损坏,表现出优异的抗震能力,该地震大面积的验证了减隔震技术的有效性。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较大地震雅安、通海地震中,使用减隔震产品的建筑表现出优异的抗震能力。建筑减隔震技术由于其优越的抗震效果,已成为建筑抗震领域成熟有效的抗震技术。随着政府对于减隔震行业的法规规范和政策扶持,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减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减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涨的趋势,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未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属于典型的朝阳产业。

  2023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7级以上大型地震活动由弱转强,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最大为2月6日土耳其两次7级以上强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国内情况看,应急管理部报告说明2023年山东平原5.5级地震造成2900余间房屋破损,部分基础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造成甘肃、青海两省151人死亡,983人受伤,倒塌房屋7万间,严重损坏房屋9.9万间,一般损坏房屋2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46.12亿元。地震造成的人员受伤或死亡和财产损失在客观上促进了建筑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从国内来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内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逐步提升。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同时,这些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对这些地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更严重。建筑减隔震产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2021年9月1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后,强制性政策要求覆盖范围大幅度的增加,由有关政策带来的学校、医院等建筑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减隔震市场需求大幅度的增加。随着各地对法律和法规执行落实力度的加大以及行业监管的加强完善,预计学校、医院等《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八类建筑产生的市场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大。

  近年来,除普通建筑减隔震技术应用发展较快外,类似于地铁上盖物业、工业生产厂房、工业设施等领域对减隔震技术的需求也在一直增长。比如对于地铁上盖、沿线的住宅能够最终靠最新的减隔震(振)技术在现有振动、噪音控制基础上逐步提升,让居民在充分享受快捷交通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很多特种行业对于特殊振动的控制需求也不断涌现,这些需求能够最终靠适当的对策或减振产品解决方案得到满足。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设备减隔震(振)产品和技术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产业链上游:减隔震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橡胶、钢材、胶黏剂、阻尼介质、涂料等,铅芯隔震产品的原材料还包括铅锭。减隔震产品原材料是大宗商品,价格受经济周期、市场需求、汇率影响,波动较大。

  产业链下游:减隔震产品的市场主要在重点设防类建筑、特殊设防类建筑,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按工程类型下游需求主要为学校、医院、机场、贮气罐、电力建筑、通信建筑、科研试验建筑、大型场馆、部分工业建筑等。这类建筑通常具有人员密集、抗震设置防护要求高的特点。

  从减隔震下游需求来看,强制性要求政策类项目需求较高。从房屋类型来看,已建成减隔震建筑中,以隔震建筑为主,但减震建筑数量占比有所提高。据国家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统计,新建隔震减震建筑中,隔震建筑占比在70%以上,且基本采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产品。分地区来看,云南推广较早,减隔震建筑数量占全国比重从始至终维持前列。2023年据公司统计,以公司营收结构来看,学校、医院在建筑减隔震市场需求占比最大,超过50%,其次为LNG储罐和其他公建项目,占比超30%,其余为商住地产等其他建筑和应用领域。

  另外,受部分地区房地产行业及基建投资放缓影响,部分区域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投资建设力度有所放缓,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延缓了整体行业市场容量的增长。另外一方面,部分公共建筑的业主、总包企业在资金到位率受到一定影响,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2021年2月1日GB/T38591—2020《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开始执行,其将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要求由“安全性”提高至“韧性”层面,其中“建筑抗震安全功能”代表房屋建筑在给定水准时的地震作用下能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性能,而“建筑抗震韧性”则代表房屋建筑在给定水准下能够维持与迅速恢复建筑功能的能力。该变革代表我国对建筑抗震方面要求的突破性提升,从单纯的人员生命安全保障提升至兼顾经济财产安全和建筑功能保障。

  2021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在全国范围内的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不丧失建筑功能。我国减隔震行业郑重进入“强制”时代。

  2022年5月《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通知》及6月《〈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八类建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采用减隔震等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能满足正常使用,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预示着减隔震产品在建筑中使用的比重将逐步加大和国家标准的不断提高。

  2023年住建部新版《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管理办法》(住建部57号令)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该部令的推出有利于优化检验测试的机构营商环境、加大检验测试的机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检验测试的机构违法违规成本、减少检验测试市场乱象。在建筑减隔震领域有利于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2023年《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颁布,该导则的颁布为配合抗震条例立法,对建筑抗震能力设计的技术及地震时对建筑能正常使用的功能保持性要求做出了更加严格具体的规范,有关政策的正式出台将提高行业技术门槛,逐步扩大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减隔震建筑数量迅速增加,行业市场容量快速成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减隔震技术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我国减隔震市场规模将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影响,目前公司建筑减隔震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学校、医院、商住地产、除学校医院以外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建筑物,下业为建筑业。同时随着《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慢慢的变多的设计院、建筑业主对隔震减震技术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隔震减震技术在工业生产厂房、工业设施、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也显著增加,尤其是在房地产投资放缓的情形下,工业和能源化工领域对隔震减震技术的需求量开始上涨相对更快。

  隔震订单转化周期较短,项目开工端节奏至关重要。近年来部分地区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对建筑减隔震市场增长有不利影响,但随着新开工公共建筑隔震减震技术渗透率的提升,同时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作为与民生紧密关联的基建项目,其重要性在基建投资中将更加凸显,整体市场容量仍将持续上升,目前行业正处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驱动下的扩容周期内,同时隔震减震技术的推广以及工业、能源化工等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市场突破纯基建下游,迎来新需求,由此前学校、医院等主力需求延伸至数据中心、精密仪器企业厂房、LNG、博物馆等。

  建筑减隔震技术属于“柔性抗震”,具备最优抗震效果+经济性+提高得房率+降碳等优质特征,是发达国家预防地震时首先选择的抗震方式,我国以前多采用传统抗震,即“硬碰硬”,目前正在加速推广减隔震技术。同时,《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的发布,未来发展目标明确,重绿色、重民生背景下,内循环为代表的减隔震为长期投资方向。我国绿色降碳任重道远,减隔震既能够有效应对地震危害,高烈度区应用具备经济性,同时能有效助力降碳减排。需求持续扩张预期下,减隔震作为防灾减灾重点方向,符合我国内需体系建设,作为短板领域,未来投资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展,需求与投资有望得到双重保障,具备长期看好价值。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及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为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运用减隔震材料将有利于提前预防并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对维护国民经济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筑减隔震产品因其强功能性和巨大的“犯错成本”,行业壁垒高,企业先发优势十分明显。但我国减隔震市场相较日本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公司数有限,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仅为单纯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商,且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减隔震理论、结构地震动力分析、减隔震设计和咨询等技术和研发能力,不具备提供减隔震技术成套解决方案的能力。

  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建筑减隔震产品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提供建筑减隔震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业务起步于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云南省,深耕建筑减隔震行业13年,具有较强的研发技术能力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公司主编或参编了多项地方、行业及国家标准的制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公司突破了单纯产品生产企业的局限性,能够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全产业链配套服务,竞争壁垒持续增厚。凭借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品牌优势,公司作为建筑减隔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扩容。

  总体来讲,公司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以建筑减隔震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全国房屋建筑减、隔震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的竞争地位。

  本公司是专门干建筑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品研制、生产、销售、检测、安装指导及更换,减隔震建筑监测,售后维护等成套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减隔震产品生产基地,产能行业领先,拥有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和各类专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能满足包括但不限于:全系列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和消能阻尼器(黏滞阻尼器、金属屈服型阻尼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摩擦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等的生产需求。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弹性支撑类隔震装置,由薄钢板和薄橡胶板交替叠合,并经过高温、高压硫化而成。使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以柔克刚”的抗震方法,利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制造成橡胶隔震支座,并设置在建筑物的底部或下部,与上部结构之间形成柔性隔震层,来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减少输入到建筑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进而达到抗震目的。根据橡胶的阻尼比要求不同,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还可大致分为普通橡胶隔震支座(不含铅芯)、铅芯橡胶隔震支座、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

  弹性滑板支座属于建筑隔震支座,主要由上连接板、滑移面板、滑移材料、橡胶支座部及下连接板等构成,具有镜面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或高分子量聚乙烯组成的一对摩擦装置,当水平力大于摩擦力时,上部结构与基础将发生相对滑动,确保上部结构安全。该支座竖向承载力高、摩擦系数小、长期稳定性很高,竖向承载力不受水平位移的影响、水平刚度小。弹性滑板支座主要与橡胶隔震支座配套销售,以满足大型建筑项目的减隔震性能指标要求。

  公司研制生产的消能阻尼器产品主要为粘滞阻尼器、屈曲约束耗能支撑、金属屈服阻尼器,均属于减震产品。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联结缝或预埋件、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构间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输入结构中的地震能量,以减小整体的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达到提高建筑抵抗震动的能力的目的。此外,公司研制的黏弹阻尼器、金属橡胶型摩擦消能器也已完成型式检验,均可用在建筑减震工程项目。

  抗震支吊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能在纵向和侧向上抵抗地震的冲击力,能在地震等无法预估的自然灾害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设备的损害和对人身财产的破坏。在满足设备正常运作的工艺技术要求之外,抗震支吊架还能更好的应对地震等突发事故,降低其对设备的损害,能有很大效果预防发生地震时相关破裂造成的漏水、漏电等次生灾害。

  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格林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形成稳定市场销售的主营成熟减隔震产品,市场覆盖民用核电、火电、钢铁冶金、石油化学工业。是国内唯一持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全系列核级液压阻尼制造、设计许可证的单位。基本的产品有广泛应用于钢铁、石化、火电与核电厂各类工艺管道等设备的抗震减振全系列液压阻尼器、用于核电厂内各类特殊设计和专用设备日常监测的大型阻尼器性能测试台、管道支吊架及面向国内所有核电站提供阻尼器等产品的性能鉴别判定、检修以及更换服务。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以及“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兴起,地铁周边及上盖建筑已经越发常见,但地铁经过时产生的振动将对使用这一些建筑的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地铁上盖建筑“震振双控”系列新产品采用水平隔震单元与竖向隔振单元协同作用,水平向隔离地震提高结构安全性,竖向隔离地铁等振动提升舒适性,以此来实现震振双控的效果。公司现已与科研机构合作以及自行开发了部分系列新产品,包括:三维橡胶隔震支座、三维摩擦摆隔震支座、厚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等类型,目前正在进行市场推广,已有数个项目正在实施。除此之外,震安科技针对中低烈度区,也有专门用于应对建筑振动提升居住舒适度的产品,这部分的产品有了橡胶类、弹簧类和叠簧类等类型。

  公司目前有标准化和针对特定项目的非标振动控制系列新产品,包括各种新型阻尼器、聚氨酯减振垫、高性能弹性隔振器,部分产品用于高精密仪器设备振动控制、工业生产厂房及仓库的隔震(振)应用中。得益于公司长期在振动控制方面的研发技术和应用案例,公司能为各种非标准大型建筑、设备、装置和个种非标准化的振动控制和减震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方案设计和定制化的产品。

  公司采购按照“以销定采,保持合理库存”的原则进行采购,并保持通用原材料以及标准部件适当的储备量;公司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实际需要计算各种原材料的用量,然后结合库存情况,得出需要采购的量,并提出物料需求申请。公司采购部制定有《合格供应商名录》,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定向协议等方式确定最终的供应商。公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及时维护认证《合格供应商名录》。

  公司产品主要是采用以销定产,并保持合理库存的模式,计划部根据销售订单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生产计划,再结合实际发货需求对生产计划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或变更,计划部以《生产通知单》、技术部以《生产技术通知单》的形式下达至生产部组织协调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公司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安排领料和生产,并协调、落实生产计划。同时,计划部根据生产计划定制《委外加工计划》,并将现行有效的加工作业资料(图纸、作业指导书、或其他有关的资料等)一并转交外协加工商,委外加工业务主要涉及钢板及预埋件生产、铅芯制作等通用性和可替代性较强、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的加工过程。

  项目前期,设计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配合销售部参与减隔震项目的前期咨询。设计项目确定后,设计部指定项目负责人配合设计单位研究项目减隔震设计的具体方案,评估项目采用减隔震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出建筑减隔震技术框架方案。总体方案确定后,设计部负责对结构减隔震设计模型做多元化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上部结构提出优化思路,并配合设计单位对设计的具体方案来优化以达到理想的减隔震效果,同时确定建筑隔震层的布置、减隔震装置的选型和力学参数,完成减隔震设计,减隔震设计需严格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关行业、地方规范。减隔震设计成果经公司专门小组审查后发送给项目业主或项目设计单位。设计项目负责人对设计成果进行确认后,销售负责人与客户协商签订合同。同时,售后服务部负责人负责安排售后人员来安装指导相关事宜(包括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指导安装、工程验收以及回访调查等工作内容),并定期对项目进行巡检,检查是不是满足设计要求等,完善售后服务质量。

  公司的销售以直销为主,客户主要为业主方、施工方及少量经销商,其中属于《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规定》范围的业务涉及招投标程序。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政策发生一定变化,加强了对项目方资金流状况的监控,加强了对项目本身毛利状况的控制力度,在项目方资金状况不确定或项目整体毛利率低于一定标准的部分项目主动放弃。受此政策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出现了下滑。

  公司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设置了按供货进度分步收款的政策。同时为应对行业景气度及竞争形势的变化,针对合同金额较大的重点客户,公司在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后可执行单独的信用政策。依据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下业建筑业景气度情况,公司在经过风险评估后适时调整收款政策。报告期内公司更加重视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收款和信用政策,相关政策的收紧一方面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的下滑,另外一方面也助力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同时,随着国内支持相关建筑强制或优先使用减隔震技术的省市地区范围的增加,减隔震市场也逐步在扩大。同时,随着减隔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相关市场主体如国内主要设计院、大型总包机构对减隔震技术的接受及应用意识得到提高,减隔震技术在国内其他公共建筑、地铁上盖物业、住宅、工业厂房等领域的推广得到用户的认可和接受,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得到充分扩展。鉴于上述变化,同时结合报告期内市场的变化,目前公司在西南、华北、华东(南)设置区域销售中心,还在多个省份设立了办事处,为获得云南省外项目奠定了一定基础,逐步将云南省内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各地。未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产品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得益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减隔震技术的推广,高烈度(8度及以上)设防区域内新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对隔震减震技术的应用和产品需求增加较快,整体市场容量得到增长,但为保证项目质量,进一步改善经营质量和现金流,公司的销售政策和收款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政策变化在改善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同时,也使得公司主动放弃了部分需要大额垫资和资金状况不佳的项目,所以在整体市场容量增长的同时未能实现销售收入的同步增加。

  减隔震技术能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物水平方向的破坏,特别是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隔震效果更好。减隔震体系能同时保护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以及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保障震后建筑物不丧失使用功能,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护生命安全。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增强农村住房抗震措施。随着《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颁布落实以及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减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强制政策的实施起到的示范和鼓励作用,未来减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于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利于减隔震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为减隔震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基础。减隔震行业被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纳入鼓励类第二十一类“建筑”第1款“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减隔震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尚不完备,使得行业内的企业竞争缺乏有序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考虑到减隔震产品质量关乎到建筑结构安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保障减隔震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尤为重要。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专题项目《减隔震工程质量检测研究》,为完善减隔震产品检测、提高减隔震产品质量、规范并统一行业标准提供技术研究支持。凭借公司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行业地位,公司计划进一步推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从而使得产品质量标准逐步提高,行业逐步形成有序竞争。

  从经济投入角度分析,采用减隔震设计,可以提高抗震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综合经济效益明显。从短期和直接的投入分析,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减小梁柱截面,增加房屋使用面积。下一步,公司还将开发专用的计算软件或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计算减隔震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性,同时整理经受地震考验的减隔震建筑的案例,分析长期经济效益。

  公司通过与建设主管部门、设计院进行定期的减隔震技术推广、减隔震设计培训,使建设主管部门、设计院对减隔震技术有了深刻认识,一些设计院已组建了减隔震设计工作室配合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今后,公司将在设计领域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范围,利用公司丰富的设计经验与国内有影响力的设计院、特别是承担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以上重点区域项目设计的设计院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推广减隔震技术并寻找潜在项目。同时,针对项目建设方,公司还将与国内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进行直接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公司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周福霖工作站,苏经宇工作室研发团队和技术工艺成本核算中心,以持续改善生产工艺为主要方向。拥有国内橡胶、高分子材料、化学、机械加工、工程结构方面的诸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并且能够与国内众多设计院进行长期合作,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较高的产品制造工艺水平。经过长期的试验和经验积累,公司在橡胶配方、胶黏剂的粘接工艺、硫化工艺、阻尼器生产工艺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经验,能够保证橡胶的抗变形、抗老化、耐候性,以及橡胶和钢板的紧密粘接、阻尼器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要求,从而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隔震橡胶支座和阻尼器产品。公司在隔震、隔震柔性模块、消能减震、核电、三维振动控制、公路桥梁、机电抗震等系列都有所涉及以及代表性项目,力求为全国各地打造减隔震标杆建筑。

  公司产品标准的多项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公司凭借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了多项地方、行业及国家标准的制定。公司作为参编单位或主编单位,累计已编在编的减隔震技术标准50部,其中国家标准2部、行业标准6部、协会标准13部、地方标准26部、企业标准3部。公司参与了《橡胶支座第5部分:建筑隔震弹性滑板支座》GB20688.5-2014、《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360-2015、《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GB/T37358-2019、《建筑隔震设计标准》相关技术工作。

  减隔震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尚不完备,使得行业内的企业竞争缺乏有序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考虑到减隔震产品关乎到建筑结构安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标准,保障减隔震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尤为重要。公司隔震产品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减震产品标准依托行业标准且部分产品性能指标优于行业标准,不仅保证了公司产品的高质量,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减隔震建筑物在大地震中的安全储备。随着减隔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减隔震产品的质量标准预期会进一步提高,公司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

  公司除提供标准化、系列化产品外,还能为客户根据具体情况和特定功能需求提供非标定制产品,满足客户基于特定目的的需求,这些需求往往无法从市场获取现成产品或成熟解决方案,公司借助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和项目经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方案和产品。

  公司通过资源整合,突破了单纯产品生产企业的局限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减隔震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检验、销售、监测以及指导安装与维护更换等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减隔震解决方案。作为云南省减隔震研发示范基地、云南省工程结构减隔震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周福霖院士工作站,公司拥有先进的研发实验室和优秀的技术团队,在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还能不断优化减隔震设计方案,有利于控制建统工程造价、保证减隔震建筑的经济性,为减隔震产品的销售提供保障。

  这使得云南省有较多的减隔震技术方面的研发和设计资源,公司通过与众多设计院、研究院等合作,为减隔震产品的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特。其次,云南省对于建筑抗震设计的高要求、政府对减隔震行业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也为公司在行业内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另外,云南省又是天然橡胶的产出大省,公司能够就近获得优质原材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除云南外,公司在河北唐山和江苏常州都有生产基地,随着公司相关项目陆续达产,便于公司产能的全国覆盖及全国项目的快速响应。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医院、商住地产、重大市政工程等对抗震设防要求高的建筑。公司承接了较多的国内重大标志性减隔震项目,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北京首都博物馆东馆项目、上海日本领事馆、唐山中海油LNG储罐项目和云南省博物馆等,其中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已然成为全球减隔震行业的新标杆。这些项目不仅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也提高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权威机构的认可,为进一步取得销售订单提供了保障。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9405.08万元,较上年同期营业收入89724.92万元减少20319.84万元,同比降低22.65%。虽然《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颁布后,整个减隔震市场容量扩大,但基于市场和公司经营发展考虑,公司对销售和收款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动放弃了部分项目,在经营性现金流改善的状况下公司销售收入同比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113.42万元,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10023.67万元减少14137.09万元,同比下滑141.04%,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下滑,同时因折旧增加、费用增加及毛利率下滑等因素共同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20319.84万元,同比下降22.65%,扣除其他业务收入后,云南省内收入比上年减少6801.42万元,下降25.04%;云南省外收入比上年减少13066.23万元,下降21.29%。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据市场状况和自身经营需要,对销售政策、收款政策等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和项目回款的管控,导致项目减少和营业收入下滑。省外收入下降幅度低于省内,主要原因是《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后,省外整体市场规模增加,另外,为加强销售管理,公司在报告期内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了销售区域,设置了西南、华北、华东南三个销售大区,同时在多个省份设立办事处以开展销售工作。

  报告期内,整体毛利率为34.55%,较上年42.21%减少7.66%,隔震产品2023年毛利率为33.55%,较上年降低9.62%。减震产品2023年毛利率为34.91%较上年降低3.34%,主要系本年部分项目销售价格下降,收入下滑的同时固定成本上升。

  报告期内,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推进研发项目进度,加大了隔震产品性能提升及产品监测系统等研发项目、原有减震产品性能优化项目、新型减震产品开发项目等研发投入,研发投入中的人员费用、技术合作费、试验费等费用化的研发支出有较大增长。研发投入有利于增强公司技术储备、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 4,197.23万元,上年同期研发费用 2,862.39万元,同比增加1,334.83万元,增幅为46.63%。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研发项目5项,主要有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研发、剪切型屈曲约束支撑研发、轨道浮置板隔振器研发等。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建设项目的施工方及少量业主方,受建筑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存在施工方客户因不能及时收到工程建设款而拖欠公司货款的风险。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以及下业建筑业景气度的影响,公司在积极进行市场拓展同时,严格进行客户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收款政策,确保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可控。公司签订合同时严格执行公司信用政策,销售过程中按合同约定收款,对到期未收回的应收款项加大催收,加强防范回款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催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2023年部分下游客户受客观因素影响资金链相对紧张,延迟付款,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增加。

  根据公司于2017年9月22日召开的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和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9]287号”文《关于核准云南震安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以及招股说明书,公司向社会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00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9.19元,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38,380.00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人民币6,773.2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1,606.80万元。上述募资资金到位情况已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于2019年3月20日出具了XYZH/2019KMA30122号《验资报告》。

  根据公司于2020年4月2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并于2020年4月29日召开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公司章程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199号)同意注册,2021年3月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8,5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520.11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7,979.89万元。上述资金已于2021年3月18日全部到位,已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2021年3月18日出具XYZH/2021KMAA50012号《验资报告》。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008号)核准,公司本次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4,568,713股,发行价格为54.7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49,999,975.36元,扣除本次不含税发行费用人民币5,372,234.64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44,627,740.72元,其中增加股本人民币4,568,713.00元,资本溢价人民币240,059,027.72元。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立信中联会计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验资报告》(立信中联验字[2022]D-0036号)。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已于2022年9月28日完成上市。

  公司持续注重安全生产,加强细节管理,加大督察力度,确保产品生产、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事故,没有发生污染事故和纠纷,不存在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形。

  公司坚持规范运作,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符合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履行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未出现违法、违规现象。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了《公司章程》,为公司的规范运作与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0次董事会会议、7次监事会会议、1次年度股东大会及1次临时股东大会,三会议案的通过率为100%。

  公司注重投资者管理关系的构建和维护,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要求,不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及时对投资者在互动易等相关平台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取公司公开信息,保证信息公平性。报告期内公司多次接待股东来访和机构调研,并及时公开投资者到公司现场调研的会议记录,有效增强了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报告期内,公司共收到互动易用户的提问62条,公司对所有提问均做了回复,回复率达到100%。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实现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同时,这些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对这些地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建筑减隔震产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能有效减少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不足,远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上述情况共同造成行业的自然增长,另外《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颁布后强制性政策覆盖的范围大幅增加。因此,我国对于减隔震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现实需求体现了减隔震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未来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逐步落地,教育设施、文化场馆、体育健康、医疗卫生等公共建筑领域的投资建设仍将是优先级最高的部分,将给隔震减震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外一方面,大量存量建筑会因为城中村改造、建筑寿命及建筑功能需要进行加固改造或翻新改造,由于巨大的基数效应,这部分建筑的需求也将会为隔震减震技术带来巨大的市场。

  振动控制是几乎涉及所有行业的需求,公司目前针对建筑、工业设备、大型装置等有系统化的振动控制解决方案和产品。首先,国家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必将带动高端制造项目加快投资建设,高科技厂房往往伴随着对精度的要求,这对工业减震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增量。其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广泛,得益于国家更新改造战略的提出,工业领域尤其是更新的设备对振动环境的控制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需求可以通过适当的对策或减振产品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或完全消除,通常是通过阻尼、弹性支撑或调谐来实现的。设备减隔震(振)技术通过隔离振源、衰减振动能量、防止和减弱振动能量传播等方式可有效消除振动危害,广泛运用于核电、装备制造、钢铁、石油化工、电力、车辆、船舶、文物保护、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领域。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环境中对减震降噪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地铁上盖、沿线的住宅可以通过最新的减隔震(振)技术在现有振动、噪音控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让居民在充分享受快捷交通的同时提升生活品质。此外,很多减隔震(振)控制领域已有应用比较成熟的进口产品,由于进口产品价格较高,且配套的计算过程较为封闭,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能够降低相应产品的销售和配套价格,可以有效扩展应用范围。在上述背景下,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对设备减隔震(振)产品和技术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公司将进一步突出主营业务,加大技术研发,拓展隔震减震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

  持续巩固公司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减隔震产品的优势地位,注重项目质量和项目回报,重点拓展大型标志性重点项目,持续提升公司在大型复杂建筑上的领先竞争实力,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达到行业标杆水准,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质量。

  巩固公司在LNG储罐减隔震领域的优势地位,巩固公司在核电阻尼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应用推广,利用示范性项目推动隔震减震技术在高科技工业生产厂房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和技术在电力、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场景。

  以转型升级为基调,在住宅领域以地铁上盖住宅和特定高烈度设防区域住宅为两大重点市场,持续跟进项目进度,加强公司在商业地产方面多类型减震产品开发,覆盖防风振、防地震、防振动的多样化系列化产品。

  立足公司项目实施经验和技术储备优势,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敏锐捕捉衍生业态机遇,增加发展新动能,以振动控制和阻尼材料为出发点,努力培育新的增长极。

  公司将继续推进成本管理,通过技术研发和工艺改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产品成本管控,在全国范围内争取更多的市场。

  一是传统产品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完善全国销售区域的市场布局,二是进一步拓展除建筑以外的广袤市场,培育新的增长极。

  公司坚持规范运作,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符合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从而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公司将继续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和开发,进一步细化成本核算,提升公司总体成本管控能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进行日常费用控制,实行费用预算管理,加强月度、季度实际费用与预算对比分析。公司将继续深化和优化流程管理。对公司内部运营建立数据化管理体系,平衡物料流转,全面优化各项定额指标,从而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扩展了在核电领域减隔震设备的研发、生产能力,公司新的消能阻尼器领域产品也逐渐实现了生产和销售,公司将继续加大新产品销售力度,并逐步开展机电设备减隔震产品等多种减隔震产品的生产销售,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扩大公司业务范围,避免产品单一风险。

  公司将综合考虑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和执行利润分配方案,持续回报股东,与全体股东共同分享公司发展的经营成果。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已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相关区域减隔震市场需求的规模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因抗震条例的颁布实施,后续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仍需依据抗震条例制定相关配套实施细则等文件,相关区域市场需求形成也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新增市场形成后,市场竞争也面临进一步加剧的可能,公司能够获取的市场份额也存在不确定性。

  报告期内,因市场和公司自身经营因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滑,同时出现上市以来第一次亏损,未来几年内,产业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仍将是影响国内建筑减隔震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及各省市地区的政策推进进度和力度可能会给建筑减隔震行业的发展以及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以及募投项目的经营效益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监控和研究经济政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建立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前瞻性规划和调整战略方向、业务布局、工作重点等,最大程度降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随着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建筑减隔震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公司可能面临因竞争导致毛利率下滑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近年来,公司在行业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掌握了行业核心技术并获得了多项专利认证,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研发队伍。同时,公司着重加强自身创新与销售渠道建设,深挖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拓展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打造与强化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战略规划部署、企业文化建设、资源配置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市场,有效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公司下业内的企业受市场影响,普遍存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公司为了应对下游客户资金流短缺的情况对大型央企及国有施工集团适当放宽了信用政策从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如果未来建筑行业景气度大幅下降,大型央企及国有施工集团资金紧张情况进一步加剧,公司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可能性将加大,公司应收账款存在回收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在2023年已经收紧收款政策,签订合同时严格按照公司信用政策执行,销售过程中按合同约定收款,对逾期款项采取法律措施加大催收力度。

  公司减隔震产品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橡胶、铅锭和胶黏剂,报告期内隔震橡胶支座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56.91%;减震产品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成本的比例约为54.78%。钢板、橡胶和铅锭均属于大宗商品,市场化程度高,价格受到经济周期、市场供求、汇率等各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给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通过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采购计划管理,对材料价格波动提前做出预判,实施相应对策以锁定价格;同时通过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设计、提高流程效率、改善存货结构等方面,来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随着行业市场规模的增大,新的竞争者将会增加,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公司产品价格将可能下跌,从而影响公司未来经营。

  应对措施:公司进一步进行工艺改进从而降低成本,同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争取降低产品价格下跌对公司毛利的影响。

  公司新产品研制技术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存在新产品推出滞后风险,导致新产品推出后和预期收益可能出现较大差距。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通过及时、动态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实现现有产品的快速迭代,并适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另一方面,公司重视基础技术的研发和积累,持续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根据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提前进行技术部署,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平台化、框架化、组件化,通过研发成果产品化,保证技术端与产品端不脱节,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引入专业人才,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缩短新技术应用于产品中的周期,提高公司持续竞争力。

  随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如果公司不能吸引到业务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或者公司核心骨干人员流失,都将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的技术研发创新工作不可避免地依靠专业人才,特别是核心技术人员。随着公司生产规模、人员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公司注重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力度,针对核心骨干人才建立了长效培训机制,从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双重渠道来保证公司发展的用人需求,同时完善公司薪酬和考核激励体系,合理运用股权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另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米乐游戏

服务热线:4000-662-888

服务手机:13818913497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展工路888号

米乐游戏 二维码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手机网站
Copyright © 米乐游戏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