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号称三步生成专业脚本的AI编剧,到引发热议的“数字成龙”,再到全球首部AI大电影上映,2024年,电影世界里的AI生产力正在飞速狂奔。人工智能技术日行千里,给人类带来的震撼不言而喻。但当AI进入艺术领域,带来的究竟是创造还是制造?刚刚结束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记者正常采访了多位电影导演、编剧、摄影师、修复师,听他们讲述了自己与AI相处的真实心路历程。
“AI有时候很聪明,有些时候又差点意思,训练它是个有趣的学习过程,可以给未来节约时机。”作为人工智能的“新食客”,初尝“AI+电影”的青年导演、编剧张末展现出了既好奇又审慎的态度。
去年底,张末执导的电影《拯救嫌疑人》上映,那是她与AI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前为电影做英文字幕需要找职业翻译,10天后对方才能给你一稿,接下来还要修改润色,不仅费用高,还存在时差和沟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张末把整个剧本一股脑儿喂给了AI,“大概20分钟就生成了整部电影的英文字幕,而且翻译得也挺准确。”
这是张末没有预料到的惊喜,也让尝到甜头的她开始在更多环节运用AIGC。写剧本、出大纲、参与方案策划,只要有了灵感,张末就会第一时间输给AI去完成。可是用着用着,不少问题也随之而来,“AI在技术上,比如翻译语言方面的确高效,而当我让它去创作时就发现总是差点意思。为了训练它要输入更多指令,有时得花一晚上时间去和AI对话,还不如自己写。”
不过,对这个甜蜜的烦恼,张末也欣然接受。AIGC的东风刚刚刮起,尽管强劲,也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值得慢慢探索。“我们大家可以预见的是,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将极大地减少相关成本,推动整个行业的革新。”张艺谋御用摄影师赵小丁已经身处革新浪潮之中。“过去我们在拍摄电影前通常要绘制各种场景图,有经验的前辈也要5天才能出一张,运用AI技术后,一天十几张的绘制量,提速不止百倍。”
更让人感叹的是,人工智能浪潮下,AI导演借势起飞,一个人拍电影不再是天方夜谭。本届上影节期间揭晓的“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上,一部《汪洋战争》一举拿下了“最佳技术”和“最佳IP创意”两项大奖。重要的是,不同于其他影片是团队合作,这部作品由史训龙一人担任导演、编剧、剪辑、作词等所有角色。
要在3分18秒的时间里,讲述一段发生在未来世界里的战争故事,塑造数百个人物,史训龙的信心来自他的超级助手。“既然是AI电影大赛,我希望尽可能地使用AI软件,让它参与创作的全过程。”这也是“最佳技术奖”最看重的部分,即电影制作中对AI工具的深度使用以及开拓新的创作方式。
史训龙和记者说,电影“拍摄”过程中,他把很多工作都“推”给了AI,但是设置参数、发出指令,让AI理解自己的意图也不那么容易的事。“比如打造一个太空场景,不需要我自己一笔笔去画,AI在短时间内就能生成30多个版本,可出来的影像难以预料。”有时有惊喜,但史训龙调侃说,更多时候,AI交出的作品是介于买家秀和卖家秀之间。“最终呈现的效果并不在于AI,而在于我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这是花时间最久的。”
在史训龙看来,人是创作的根本,AI只是根据人的指令进行制作,而非创作。但毋庸置疑,作为超级搭档,AI也帮助电影从业者打开了想象力的大门。此次和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一起进行的《大闹天宫》传奇60载AI创绘大赛上,参赛者们就携手AI助手创作了3000多幅参赛作品,展现了不止72变的超级想象力。日前,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也正式落户松江,史训龙期待着,这座“数字之门”将打开影视行业的“未来之门”。
除了电影创作的所有的环节,AIGC在电影修复领域也正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由此带来的甜蜜成果,本届上影节的观众已经尝到。几天前,资深影迷程然在曹杨影城里观看了一场“AK修复”单元的影片《A计划》。这是他中学时期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因为集合了成龙、洪金宝、元彪三代香港功夫演员,程然不知看了多少遍,对片中的动作已经如数家珍。不过,从中学到现在,20年来,电影里的一个桥段却让他始终有些疑问。
“卓一飞(洪金宝饰)大战罗三炮(狄威饰),一刀砍断对方的长剑,将其逼至角落倒地。但是狄威却紧接着来了一个回旋踢,击中洪金宝下颚,一秒逆风翻盘。”从动作连贯性来看,这并不符合常理。因此,自1983年上映以来,这经典的一幕困扰了很多和程然一样的观众。直到几天前,全新4K修复版《A计划》亮相上影节展映,巨幅银幕、高清画面、细腻声效下,程然终于发现“是罗三炮腰部发力,用双脚绞住对方的双手,致使大刀掉落,发出清脆声响。”
“一秒谜团”被破解,程然舒卷如云,但他不知道的是,其背后是电影修复师利用智能插帧技术生成“关键帧”,还原了电影画面的完整性。参与该片修复的火山引擎首席技术官王悦和记者说,“老片修复是一项非常精细和庞大的工程。一部电影胶片通常每秒有24帧,整部电影大概有12-15万帧。一个十余人的修复团队有时一天只能修四五秒。消失得快修复得慢,成为抢救老片的致命难题。”
直到AI修复技术的出现,火山引擎尝试将AIGC视觉大模型技术引入修复场景,利用大模型强大的生成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实现了修复效果在清晰度、色彩、流畅度和瑕疵消除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限于拍摄时期的设备和技术,早期香港电影有不少穿帮镜头,比如画面出现威亚线,过去只能依赖手工逐帧消除,现在AI算法也可以自动识别到威亚的位置并进行擦除,是名副其实的增效提质。”不过,王悦也透露,AI技术再强大,在电影修复过程中,作品的艺术效果仍然要靠“人的感觉”来把关。
就像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出的“未来影院”全新单元,在技术赋能下,观众带上设备就能“破”屏“入”画,以第一视角探秘秦陵、敦煌,感受大湾区的灯火阑珊,甚至迈入未来世界感受“超自然”时空。
这些都是AI带给我们的惊喜。更长远来看,AI技术日行千里,它或许会带给我们更多震撼,催化科技与艺术的深层次地融合。“AI+电影”到底能走多远?至少现在没人能下定论。但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所有从业者达成了一个共识:未来的影视制作要充分的发挥AI和传统电影人各自的优势,一同推动影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人机携手才能照亮行业未来。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